气定与魄力 绣出文学花──为文学在台北找个家3-2

作者:藕爱知识君   日期:2022-12-12   点赞:152

 编按:各界期盼的「台北文学馆」在多方促成下,将从《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现有规模出发,成立「台北文学馆筹备处」。《文讯》邀集百位文化人发声,人间副刊特摘录名家发言分三天刊登,期能共绘一个台北文学蓝图。

 从台北走向世界:以文学馆作为跨域的起始

 清大台文所王钰婷教授的研究专长包含台湾女性文学、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语文学,因此,在思考未来的台北文学馆时,便考虑了台湾女性文学与台北文学馆的连结。更以「世界华语文学」的视阈点出:在台湾女性文学中可见多种台北生活形态,而女作家们的跨域移动,又进一步带出了以台北连接世界中心的动能。若能以此出发,台北文学馆便既是「台北的」,同时也是「台湾的」,甚至可以扩大到「世界的」──台北文学实为世界文学的一环。

 王钰婷指出,清华大学设有「王默人周安仪文学馆」等单位,其中「文论研究中心」乃由国际玉山学者陈国球所规画,在此一面向上,同在现场的陈国球教授与之呼应,认为台北文学馆或可与香港文学、国际文学积极展开互动。而这些年,陈国球参与了华语文学大系的编目,他指出台北与香港的交流颇为频繁,因此,他深信未来随着台北文学馆的成立,跨域交流的历史将会有着更为实在的纪录。

 承续着跨域的眼界,政大台文所所长吴佩珍把目光移向日本,她借镜日本的文学馆与博物馆,重新思考文学馆跟台北的关系。她以神奈川县文学馆以芥川龙之介的书桌为镇馆之宝,而鎌仓文学馆则以三岛由纪夫的《春之雪》手稿最具代表意义。

 据此,吴佩珍期待台北文学馆也能有着这样的代表性展示,并且以国际眼光探查文学中的台北地景,例如今年五月日本《文艺春秋》全读本是以「台湾文学」为特辑,其中许多日本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台北为舞台,包含吉本芭娜娜、角田光代与今野敏等人;而后两者,更恰好是参与《文讯》举办「台北文学季」时曾邀请来台的作家。

 作家刘克襄也认为,相较于有着六百多间文学馆的日本,台湾目前远远不及,且文学馆与民众的互动并不密切。刘克襄期待,政府对台北文学馆的想像不再只是例行性的预算编列,而是把文学馆看作城市品牌,将文学馆装上翅膀。

 此外,世上其他国家在处理文化资产所展现的态度,也值得台湾借镜。《转山》作者谢旺霖分享了自身经验,提及巴黎因重视画家身分,发放「画家证」,此证不但可以免费进入博物馆与美术馆,亦经常享有文化费用的折扣。谢旺霖说,这展现了一个城市对于人文价值的重视,让人敬佩。他希望台北文学馆在成立后,能与台北美术馆、博物馆合作,推行「文化证」,有效整并北部的文化资源。

 宝瓶文化总编辑朱亚君分享了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中的乔安娜图书馆,此一建筑华美、历史悠远的图书馆中,珍藏着中古欧洲的无数书籍,至今仍对外开放借阅;有着「世上最美书店」称誉的莱罗书店,更从其展书方式中,表现出对当代文学无条件的重视。她放眼国际,并期待未来的台北文学馆能够树立起典范,开创台湾文学与文化价值。

 文学是生活:为普罗、为大众敞开大门

 在眺望世界的同时,许多讲者们亦不约而同地留意文学与在地生活的关系。例如作家兼高中老师林佳桦,以及作家兼主播朱国珍,两人分别从「非台北人」与「台北人」的角度,切入了文学馆的服务对象问题。林佳桦在面对理工科的学生时,往往思考着:怎样让不亲近文学的人,也有着进入文学馆的渴望?她回归自身散文创作的经验,说:「散文的养分来自生活,于是,文学馆就等于生活馆。」若能以生活化的方式规画台北文学馆,对其他领域阶层的人们而言,文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件轻盈的事。

 自小生长于台北的朱国珍,实是透过创作聚焦了台北的文学地景──2013年她获得台北文学奖年金组奖项,完成小说《中央社区》,使她了解到台北作为一片文学园地,可以提供无数养分。回想自己自小参观台北的博物馆、美术馆的经验,她却时常感觉那些馆舍似乎更乐于服务菁英;她期待台北文学馆是可亲的,有着「无围墙、无边界的设计」,以此融会这座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文学想像。

 东美文化总编辑李静宜也同样谈起,在想像台北文学馆时,脑中会浮现不同年代的人物与作品,是这些文字的积累,才成就了台北的文化动能,她于是期待台北文学馆可以真实地与市民互动,带来彷佛遗迹考古一样的经验:「这对任何一个生活在台北的人,肯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文学就是生活。」

 台北市阅读与写作协会创会理事长汪咏黛则表示,推动阅读写作同时,我们应留意到「文学是全民的」,因此,文学馆更应该是一座「文学终身学习中心」──期待台北文学馆提供各式的人们一条亲近文学的管道,帮助大众感受文字与生命的力量。

 「做工的人」林立青向来留心于不同阶级的人们与文学之间的关联。他分享了自己的社会观察:其实更生人、街友与酒店小姐们,都乐于亲近文学,他认为:「只要还有人在写、还有人愿意投身这样的活动,便能让各式各样的人们从文学中找到与自身的连结。」若是未来有一处所,让社会中各阶层领域的人们于其中发觉文学的力量,那当然深具意义。

 空间的延展与想像:让台北成为舞台

 除了论及台北文学馆的性质,讲者们对于实际空间的运用,也提供了多种可能。诗人向阳首先呼吁,希望政府能够剑及履及,从寻求馆舍开始做起:「给文学一个家,给台北文学的创作者、出版者、编辑者、工作者,一个共享的文学之家。」让「空间」成为「地方」,具体的文学馆有助于台北市市民亲近文学踪迹,听见文学脉动、造就城市荣光。

 在空间规画的细致面向上,中央社董事长刘克襄还希望,台北文学馆不该只是「将文学放进某栋建筑」,而应该把设计留给建筑学者、美术设计者──不再只是作家作品的集合,而是让市民将整个台北都看作文学馆。

 与此呼应的,是方从法国返台的诗人颜艾琳,她不仅有着异地考察的经验,同时也曾担任齐东诗舍的活动总监。她认为台北文学馆的馆舍必须是「具延展性」的历史建筑,例如华山周遭,或者利用台北火车站地下道加以延伸;若是台北文学馆本馆的基地不够大,亦可仿照基隆海科馆以主题式分馆,或者利用北市的眷村改造。

 在台北文学馆的空间性质意义方面,北艺大艺术行政所副教授于国华则提出了三个面向,认为「博物馆」、「记忆体」与「神殿」的特质,是台北文学馆在空间规画时应当考虑之事。亦即,留意到文学的历史沉积、天地人文与博物地景,并以此设计空间动线,提高互动意义。他说:「在我的想像里,这将会是台北文艺复兴的开始。」

 改造文学的「软体」:数位化、跨媒介与文学史的结合

 饮食文学家蔡珠儿以「餐厅」故事打趣开场,她说:「没有文学馆的城市就如同没有餐厅的村落。」至于餐厅的「菜色」,蔡珠儿则认为可仰赖文化圈的「内人」们一齐狂想。如谢旺霖认为,作家手稿可以透过数位化与跨媒介的形式,融通不同艺术领域的专业,为文学增温。或如教授兼诗人李进文指出,「数位化」所能带出的命题为:在当代与文学互动的方法究竟为何?以数位化展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才可谓是文学的与时俱进。

 儿童文学专家邱各容则费心整理大量史料,指出:自多年以前,各地区便有着大量学者编写区域文学史,然而文化资源最多的台北,却始终缺乏一部台北文学史。因此他以「文学史作为软体」呼吁,期待台北的文学史随着文学馆一同降世,而这正是让台北市与外县市的人们,一同见证台北市的文学地景的大好机会。

 诗人萧萧回溯台湾的文化发展,思考文化建设该如何进步?他认为《文讯》为了台北文学馆,已经默默准备了四十年,积极、努力地关注台湾文学历程;四十年后的今天,《文讯》所准备的资料,已是台湾各地资料的倍数,萧萧期许文学馆能水到渠成,尽快与大众见面。

 若要为本次讲座总结,作家朱天文的说法让人印象深刻。她表示,台北文学馆的规画使她想起「在火场里绣花」的图像,其所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学的气定与魄力,她觉得文学在当代是非常冷、非常静的一件事。这样的文学「奇蹟」,需仰仗无数义无反顾投身文化建设的人们。透过集结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我们一同期许能够透过众人之力,为未来的台北城绣出一幅最动人的文学画像。(完整版请见《文讯》八月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