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前辈小说家朱西甯与翻译家刘慕沙,是台湾文坛中最具代表的文学伴侣,文学是2人的相爱连结,「他们在岛屿写作」第3系列中的《愿未央》,即是以夫妻作为纪录片传主,院线上映定档海报选用夫妻共撑1把小雨伞的温馨合照,恰似2人同度风雨,共同撑起1个家,并以文学为一生志业,让号称「稿纸糊成的朱家」开枝散叶,成为台湾最独特且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族。
朱西甯文风多变独特 具影响力
被形容为「难以归类的小说家」,27岁就立下「唯有文学,不能平凡」志向的朱西甯,文风多变,在语言创新上不断自我突破,融合乡土写实与现代主义于一炉;《铁浆》、《旱魃》、《八二三注》,及至后期《华太平家传》等代表作品,皆为华人世界知名着作,文风特色成为难被单纯标签化的华文作者。
刘慕沙译笔 引介日本经典文学
刘慕沙则是引介日本近代经典文学的重要桥梁,成长时期常接触日文小说,使她的世界较一般人更为广大,成为日后作为日本文学译者身分的伏笔。透过她的译笔,将日本文学巨擘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获奖作品,介绍给国人,成为读者接触日本文学的重要源头。
朱西甯生前最后10年,9度动笔持续撰写《华太平家传》,因题目架构宏大,在他近20年撰写时光里写写改改,数易其稿,可见其始终具有「非续写不可」的重要性;然直至辞世仍未完稿,《华太平家传》乃成为纪录片《愿未央》片名起源。
片中透过保存的昔日往返书信、老照片等,见到朱西甯、刘慕沙相识起源,竟是刘慕沙代替同学捉刀回信给朱西甯,直到终于有机会见面,朱西甯即知道信中文采十足的人是刘慕沙,进而相恋。
成家后,2人不仅并肩写作,为体恤怕热的刘慕沙夏天买菜辛苦,朱西甯将全额稿费买了冰箱,方便不用天天曝日买菜奔波;而刘慕沙一本本的小说译稿收入,也成为添购其他家电的经费来源。朱家姊妹透过珍藏的家族纪录,还原父母因缘际会地相识,及相濡以文学的往日深情,成为《愿未央》中最真挚深情的篇章。
《愿未央》海报。
朱西甯(左)与刘慕沙各擅胜场,是台湾文坛中,最具代表的文学伴侣。
国军前辈小说家朱西甯,文风多变具特色。
透过翻译家刘慕沙的译笔,将日本文学巨擘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获奖作品,介绍给国人。